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法治日报】新疆伊犁州直两级法院:打造司法服务“草原轻骑兵”助力新疆旅游大发展
  发布时间:2024-07-19 10:53:52 打印 字号: | |

盛夏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那拉提景区游人如织,这里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7月10日,在那拉提苍翠欲滴的大草原上,一场别开生面的“马背”普法活动正在进行中。


“你们在带游客骑马时,要注意把马鞍绑紧、把马拴好,确保游客的安全,骑马前一定要向游客进行安全风险告知和警示,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新源县人民法院那拉提人民法庭旅游巡回法庭法官阿依特奴尔·波拉提别克说道。

7月10日,新疆伊犁州新源县人民法院那拉提人民法庭旅游巡回法庭“普法小分队”向那拉提景区“马的”队进行普法,并解答法律咨询。(张婷 摄)

当日,那拉提人民法庭普法小分队与骑手们席地而坐,法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有关法律规定,向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侵权纠纷、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等法律知识,并解答大家的法律问题。


“法官提醒得非常好,我也学到了很多。我们那拉提景区旅游火热,我们一定要依法依规做好服务。”那拉提“冠军”马队工作人员叶尔达那·吉恩斯艾力说


“旅游巡回法庭太方便了,让我们外地来的游客很安心,今天法官还给我讲解了旅游安全提示和旅游法律知识,太暖心了!”7月10日,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先生为那拉提旅游巡回法庭点赞。

7月10日,新疆伊犁州新源县人民法院那拉提人民法庭旅游巡回法庭“普法小分队”向那拉提景区“马的”队进行普法。(张婷 摄)


像这样的普法宣传和旅游风险提示是那拉提人民法庭日常工作之一。


今年以来,那拉提人民法庭结合“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强化旅游巡回法庭建设,积极探索司法服务“110”新模式,实行“7+24不打烊”轮岗值班制度和“一分钟”接线机制、“一刻钟”诉讼服务圈,打造司法服务“草原轻骑兵”,为游客和当地牧民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处、巡回审判等暖心服务,形成党委领导、多元共治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格局。对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的纠纷进行委托委派调解,对达成一致的调解协议,启动“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机制,1小时内予以司法确认,对调解无果案件第一时间登记立案进入审判程序,推动涉旅纠纷“发现快、受理快、处理快、兑现快”。

7月10日,新疆伊犁州新源县人民法院那拉提人民法庭旅游巡回法庭“普法小分队”向那拉提景区游客进行普法。(张婷 摄)


“法官想方设法解决我们的难题,纠纷解决了,我们也和好了,真是太感谢了!”7月11日,当事人叶某高兴地说。


2009年,努某将个人承包的800亩草场转包给其弟弟阿某。2012年,努某因病去世。今年5月,努某妻子叶某要求解除草场承包合同,阿某坚决不同意,几番谈判后,双方也闹得不可开交。7月6日,叶某来到那拉提人民法庭求助。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阿依特奴尔详细了解案件事实后认为,修复双方的亲情才是“最优解”。阿依特奴尔又几经周折、多方联系,终于在放牧群众的帮助下,找到了阿某。考虑到原被告距离法庭有三十多公里山路,交通十分不便,阿依特奴尔带着书记员来到阿某家开展上门调解。

7月11日,新疆伊犁州新源县人民法院那拉提人民法庭巡回法庭法官与特邀调解员一同,现场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张婷 摄)


阿依特奴尔充分运用情、理、法,通过面对面、背对背调解方式,充分听取双方心中的不满,耐心地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在阿依特奴尔情理结合的疏导下,双方的对立情绪也逐渐得到缓和。最终,阿某和叶某各退一步并达成调解协议,双方也解开了心中的疙瘩,和好如初。


群众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那拉提人民法庭下辖三个乡镇,常住人口8万人,辖有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那拉提空中草原,辖区面积大、人口分布广。”新源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何纪明说,针对辖区上述特点,法庭以提升司法服务质效为切入点,依托毡房法庭、马背法庭等特色品牌,全力推进一站式诉服建设,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草原牧场,化解在田间地头,牢牢把矛盾纠纷吸附在基层,切实增强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去年以来,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15件,涉旅纠纷77件,诉前调解率达88%。


去年以来,伊犁州直两级法院结合伊犁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域优势,创新工作方法、创优司法品质,不断探索“司法+旅游”新模式,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就近就地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功能,围绕“一庭一品牌、一室一特色”,建立联席会议、风险评估、跟踪回访、信息通报四项工作机制,推行骨干法官到村、社区调委会担任指导员制度,强化对基层调解组织的指导力度,搭建人民法庭与辖区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基层司法所及企事业单位联系平台,对接基层治理单位127家,在20个人民法庭因地制宜打造“毡房调解室”“奶茶调解室”等特色调解室14个,在国家4A级、5A级景区设立旅游巡回法庭14个(旅游科技法庭9个)。

7月12日,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人民法院喀拉峻旅游巡回法庭“普法小分队”向喀拉峻景区游客普法,并解答法律咨询。(张婷 摄)

各基层旅游巡回法院开通涉旅纠纷“快调、快立、快审、快结”绿色通道,建立涉旅纠纷研判预警机制,向辖区旅游业经营主体提出司法建议,帮助景区规范经营秩序,更新经营理念,全面提升服务品质。公布24小时诉讼服务热线,摆放便民服务卡,发放旅游风险提示,将司法服务送到景区、草场、农牧民家中交通不便区域,把巡回审判开到景区牧场,将庭审“直播”带到田间地头,为群众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律咨询,为游客、商户及农牧民提供现场调解、现场立案、就地开庭、巡回审判、普法宣传等“线上+线下”多元化、立体化、一站式诉讼服务,推动“快立、快审、快结、快执”,为伊犁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注入法治新动能。

7月13日,新疆伊犁州伊宁市人民法院巴彦岱人民法庭六星街旅游巡回法庭“普法小分队”向伊宁市六星街景区商户普法。(张婷 摄)


“我们将坚持能动履职理念,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诉源治理前哨作用,进一步延伸司法职能,持续推动一站式建设向景区、牧区、农村延伸,以实质性解决纠纷为目标,不断优化司法程序,持续扩大多元化解纷渠道,推进乡村法治、德治、自治深度融合,提高纠纷解决效率和效果,以有力度、讲速度、显温度的个性化司法服务,不断回应群众的司法新需求,实现涉旅纠纷‘一站式办理、一体化服务、一张网解决’,为护航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高效的司法保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分院党组书记、副院长郝桂花表示。
 
来源:法治日报
责任编辑:杨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