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州法院新闻
细说新法好“枫”景·察县 | 以“如我在诉”理念 绘就法庭“心枫景”
作者:张婷  发布时间:2023-12-12 15:46:59 打印 字号: | |

12月1日,海努克人民法庭庭长艾尔帕提·阿布都尔斯力成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当事人现场履行并握手言和。张婷 摄


从吃完早饭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察布查尔县人民法院海努克人民法庭庭长艾尔帕提·阿布都尔斯力一刻没闲着,他用2个小时化解了村民阿某和努某的借贷纠纷,努某当庭履行了1万元,并约定剩余1万元半年内分两次还清。接着,又到坎乡坎村法官联系点,与支部书记、治保主任、妇联主任、联户长对接,收集村民的法律诉求,并指导村里的人民调解员成功化解了一起离婚纠纷,现场解答调解员的工作疑问。


上门普法

12月1日,海努克人民法庭庭长艾尔帕提·阿布都尔斯力上门为村民普法。张婷 摄


12月1日,海努克人民法庭庭长艾尔帕提·阿布都尔斯力上门为商户普法。张婷 摄


趁着空档时间,艾尔帕提·阿布都尔斯力带着书记员夏库热·肉扎洪前往村民家中及周边商户上门普法。


“因为学习了法律知识,前段时间我有一个买化肥的纠纷顺利解决了,学法、懂法、用法真的太重要了!”12月1日,海拉合买提·木苏提不无感慨地说。


在当地,大家伙都知道,镇上有位老百姓的“当家人”艾尔帕提·阿布都尔斯力,有困难找他准没错。在艾尔帕提·阿布都尔斯力看来,坚持送法上门工作机制,不仅给群众带来便利,还能及时了解村民的法律诉求,也在家长里短里,实现与老百姓的感情零距离,为诉源治理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如何做好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没想到这么晚了你们还过来了!真是太感谢了!”村民亚某拉着艾尔帕提·阿布都尔斯力的手,赶忙招呼他上炕。


亚某与古某是姐弟俩,父亲去世后,家中的2亩土地由弟弟继续耕种。姐姐认为,弟弟应该给她补偿2万元,而弟弟则认为,土地本应由他耕种。多次谈判后,原本感情和睦的两家人因此闹翻了。在大吵了一架后,姐姐哭着鼻子拨通了艾尔帕提·阿布都尔斯力的电话。顾不上吃晚饭的艾尔帕提·阿布都尔斯力赶忙与书记员踏着夜色,匆匆来到亚某的家中上门开展调解。


最终在艾尔帕提·阿布都尔斯力和风细雨地耐心释法下,弟弟同意给姐姐补偿2万元。看到弟媳还皱着眉头,为修复双方的亲情关系,艾尔帕提·阿布都尔斯力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与当事双方谈心,弘扬“家和”理念,解开了两家人的感情疙瘩,直至双方怨气全消,和好如初。


这起案件,是今年以来,艾尔帕提·阿布都尔斯力所在的海努克人民法庭办理的第416件案件,法庭诉前调解成功率达92.8%。3个山区乡镇、23个行政村、3.8万人口,海努克人民法庭如何做好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艾尔帕提·阿布都尔斯力带领全庭干警走出了一条“源头预防为先、资源有效整合、纠纷多元化解”的新路径。


12月1日,海努克人民法庭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张婷 摄


“法庭+”多元解纷模式


11月27日,海努克人民法庭在法庭开放日邀请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参观法庭建设情况。张婷 摄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法庭结合辖区特点,主动从“末端司法”向“前端治理”延伸,在3个乡镇司法所设立“法官工作站”,在23个行政村设立“法官联系点”,构建“法庭+法官工作站+巡回审判点”司法服务网络。积极争取辖区党委政府的支持,建立矛盾纠纷定期研判会商机制,针对类案提出风险防控预案,充分发挥村“两委”、司法所、派出所、妇联、联户长、五老、乡贤等基层治理力量作用,建立“法庭+”多元解纷模式,持续优化人民调解员队伍,凝聚共抓矛盾纠纷化解、共推便民利民举措的多元共治合力。


民有呼、我必应,民所想、我必念。“俗话说医者仁心,我们开展调解其实和医生治病有异曲同工之处。” 艾尔帕提·阿布都尔斯力认为,群众有法律诉求,我们只要专注于“如我在诉”,解法结还解心结,就一定能将司法的温暖传递到群众的心里。海努克人民法庭以实质性化解纠纷为目标,将修复村民间的感情作为重中之重,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来源:自治区高院伊犁州分院
责任编辑:森巴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