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人民法院报】弘扬英模精神 | 被人持斧威胁、火烧家门、黑砖砸窗……这位新疆法官为何说“我不怕!”
  发布时间:2021-05-24 11:13:47 打印 字号: | |

“西域襟喉,中华拱卫。”天山山脉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一分为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哈密催生出森林、草原、雪山、沙漠、戈壁等多种地理风貌,风光旖旎,声名远扬。


一位剑眉炯目的维吾尔族法官,以其坚韧的精神行走在天山南北,犹如山风中的雪杉、沙漠中的胡杨,始终传播着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积雪不化,雪杉常青

天山山顶的皑皑积雪常年不化,生长在天山背面的雪杉树林四季常青、屹立不倒。

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现为哈密市中级人民法院)刑庭审判员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审理了一起性质恶劣的案件。有个村民别有用心地蛊惑村里的未成年人犯罪,当地群众反映强烈。阿布列林依法审理了该案件,获得当地群众的称赞。

阿布列林告诉记者,他是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政法干部,必须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坚定地同‘三股势力’斗争到底。”

为了办理好这起案件,他在1月严冬中,翻越冰雪覆盖、山路崎岖的天山,整整驱车6个小时抵达伊吾县。最终,他和团队以非常专业、公正的程序审理了该案。

2005年2月,两名青年在煤场发生口角,一人掏出刀具将对方连捅9刀,致使其当场死亡。随后,案件被告人的家属找到阿布列林表示:“只要你保住他(被告人)的命,我们会重谢你。”

阿布列林断然拒绝了这一违法请求, “如果我答应了她(被告人家属)的请求,我就对不起身上这件法袍,更对不起党和人民的重托。”

在数十年的法律职业生涯里,阿布列林办理近千件案件,没有一件案件发回重审,没有一件案件改判或提起再审。

“我是人民的法官,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把每一起案件办成‘铁案’,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阿布列林说。

石榴多籽,紧密团结

哈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居住在此的少数民族多达31个。

身为维吾尔族的阿布列林白天认真依法办理案件,晚上则加班加点学习汉语、哈萨克族语等多种语言,破解白天办案时遇到的语言难题。阿布列林认为,坚持学习汉语、熟练掌握“多语言”对于法官办案审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998年1月,阿布列林当选为哈密市人民法院(现为哈密市伊州区人民法院)院长,全院干警来自6个民族。他提议,各族法官们要积极联合办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此举不但提升了法官们的专业办案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更是显著加强了民族团结、民族融合。

天山法官,不惧风暴

在这些闪亮成绩的背后,阿布列林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经历了一些不同寻常的特殊情况:他被人扔过黑砖、砸过玻璃,也收到一些恐吓信。

有一年,肉孜节前夕的一个晚上,阿布列林和妻子回到家后发现,自家的门口被人放了火,地上的灰烬里还冒着火星。房屋窗户玻璃全部被砸碎,屋内用于过节的几十个碗、盘子等餐具也都被砸烂。

他也遇到刑满释放人员,于光天化日之下手持斧头,跑到家门口大声威胁:“阿布列林,你给我出来!我出来了,我来找你算账了!”

但是,阿布列林对此毫不畏惧,因为在他看来,“公正司法和依法办案,是我的职责所在。”

参天榆树,惠民护民

在天池北岸边,扎根着一棵誉为“定海神针”的大榆树。而在法院工作的阿布列林,也被当地百姓视为遮风挡雨的“榆树”。

退休干部,退而不休。自2010年12月退休后,阿布列林并没有停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脚步,主动前往哈密市的惠康园社区进行义务法治宣讲,为居民无偿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并帮助惠康园社区设立法律援助中心。维吾尔族有一句谚语:水珠投进海洋,生命就会无限。阿布列林进行的每一场法治宣讲,其“重头戏”必然是民族团结:“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宣讲会也常常宣传宪法与法律有关知识、焦裕禄的先进事迹和焦裕禄精神等内容。也因为如此,他于201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2016年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荣获“2016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阿布列林把焦裕禄精神的“种子”

从河南兰考带到了祖国西北边疆,

深深扎进了新疆这片大美境地。

5月的哈密虽然还未到丰收之季

但棉花田里的幼苗已然发芽抽枝、生机盎然。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