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
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报告中两处提及新疆法院!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
构建便民高效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畅通群众解纷渠道
新疆等地法院创新民族特色调解机制,维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团结。
全区法院“一站式解纷、全方位服务”已形成
全区法院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加强多元化纠纷解决一体化平台建设,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分层次、多途径、高效率、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方案,深化“分调裁审”机制,逐步提高诉讼服务智能化水平。
1、形成基本框架迈向精细化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举办全区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现场观摩培训,大力推动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中国移动微法院、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全国法院统一送达平台、12368诉讼服务热线、全国法院视频监控系统、民事一审案件繁简分流系统的应用,截至目前已建立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正在向精细化的方向努力。
2、建设类型化专业化调解平台
全区法院主动融入党委和政府领导的诉源治理机制建设,完善诉前多元解纷联动衔接机制,建设类型化专业化调解平台,完善诉调一体对接机制,完善“分调裁审”机制,推动建设应用在线调解平台。截至目前,全区法院均建立诉讼服务中心,基层法院均建立律师调解室;各分中院和基层法院设立调解速裁团队。
3、打造“枫桥式法庭”站点式服务
2020年,全区法院将坚持立案为民,实现“两个一站式”全覆盖。基层法院至少打造一个“枫桥式法庭”;每个乡镇至少设立一个便民服务点或一个法官工作室。同时,主动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大格局,推动诉源治理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对接创建“无讼”乡村(社区),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
全区法院立足加强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和锻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 靠得住、能放心,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高层次、复合型双语法官队伍。在法官选拔培养工作中严把政治关,坚持统筹兼顾、重点培养,打造高层次“专家型”法官,并加强保障机制建设。截至目前,全区法院中能够熟练使用多种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双语法官达576人。
1、坚持评定标准,严把双语法官政治关
全区法院在双语法官评定中,坚持把政治立场坚定、对党绝对忠诚、旗帜鲜明同“两面人”做斗争作为首要选拔标准,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实施“一票否决”
2、坚持统筹兼顾,持续加强顶层规划
自治区高院深入开展“百日大练兵”活动,自上而下、全领域、全要素锤炼双语法官。计划到2020年底,培养精通双语的法官300名,通晓文字、语言、无障碍沟通交流的后备双语法官、双语法官助理500名,逐步有序建立起一支双语法官梯队,为保障各族人民群众诉讼权利,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人才支持。
3、坚持重点培养,打造高层次“专家型”法官
充分利用现有双语法官培训机制及援疆省市法院优势资源,共精挑细选政治过硬、有双语基础、司法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的审判人员,到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国家法官学院进行高层次进修;每年选派人员赴内地19个援疆省市法院跟案学习、挂职交流;同时,充分把握最高法院及援疆省市法院业务专家来疆挂职交流的时机,组建混编合议庭、融合审判团队,在每一个案件中学习先进审判理念、互学语言文字,全方位、多角度、有梯次提升双语法官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