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信仰•责任•脊梁
作者:石河子日报记者 李秀 石河子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赵永志   发布时间:2014-12-26 10:46:42 打印 字号: | |
  11月中旬的北疆,已进入深秋季节。此时,距石河子市千里之外的喀什地区麦盖提县,才刚进入秋季。

  位于塔里木盆地西部的麦盖提县,素有“刀郎舞之乡”的美称。全县23万人口中,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占了21万。

  每天,穿行在麦盖提县社区、乡、村之间的刘拥军,总会利用路途间隙,欣赏着路边秋景。从县城到广袤的田野,绿色的树木,白色的棉花,红色的大枣,缓缓流淌的叶尔羌河……绘成一幅多彩的画卷。刘拥军说,每每看到这如诗的画面,他时常想,如果没有暴恐分子,新疆人的生活该多美好啊……

  今年49岁的刘拥军在8月20日之前,是师市党委派到麦盖提县参加“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干部,是一名在政法战线工作了26年的“老兵”。调到麦盖提县之前,他已担任石河子市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6年。

  今年2月,自治区党委和兵团党委相继启动“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得知消息后,刘拥军于3月7日给师市党委书记徐志新等领导写了请愿书,要求参加“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他写道:作为军垦后代和一个有2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为了维护祖国安宁,为了维护家园和平,我要求去南疆。一个人,一定要有信仰。为了我的信仰,在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可以不要官、不要禄、牺牲自我,实现入党时的誓言……

  经兵团党委组织部统一安排,刘拥军被分配到麦盖提县库尔玛乡红光村。

  自3月12日住进红光村,刘拥军立即和工作组的同志入户走访,协助村委会开展工作,帮助村民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他甚至帮村民修渠道、扛化肥、浇地……用汗水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彼此间结下深厚友情。

  村民亚森热依木家由于地少,加上妻子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刘拥军和工作组的其他成员、村委会干部,一起为亚森热依木家捐款,并送他的妻子去看病。

  后来,刘拥军个人又拿出2000元钱,用于亚森热依木妻子继续治病。几个月后,亚森热依木妻子病情大有好转,能下床走路了。

  “这里的村民很朴实,期盼和平幸福的生活,他们对暴恐活动也十分痛恨。”刘拥军说,如不是听到同行被杀害的消息,自己要求到南疆工作的信念,不会那么坚决。

  5月27日,刘拥军在喀什工作的同行兼朋友,被暴恐分子杀害。听闻消息后,他泪流满面,夜不能寐,感觉心中的愤怒像火山,随时要爆发。经过深思,他决定连夜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写信,要求调到南疆基层去当一名普通的公安民警。

  “请把我安排到最基层、最艰苦、最危险的派出所工作。我不要任何职务和待遇,我要在有生之年去履行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政法干警的责任。我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也不是沽名钓誉,更不是为了谋求爬升的政治资本。我就是要让人们看到,有些党员志愿为群众的安危死而无憾……”刘拥军在申请书中写道。

  申请书寄出不久,刘拥军接到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还委婉地问他为何要求从北疆调到南疆,言语中透出的是疑问。

  是啊,随着近年新疆维稳形势的变化,南疆处在了“维稳处突”的最前沿。在南疆工作的人,想往北疆调,大家能理解。可在北疆工作的人,主动要求调到南疆,很多人就不理解了。

  “你是不是这样看我的,一是这个人是不是思想有问题?二是这个人是不是有啥目的?三是这个人是不是在单位混不下去了?我,是军垦第二代。我的父辈们把新疆建设得这么美好,把青春和子孙都留在了这里。他们(暴恐分子)凭什么破坏我们美好的家园?凭什么杀害我们的兄弟姐妹?我气不过,就是要同他们作斗争。是个男人,尤其是新疆的男人,就应该有血性,就应该担起社会的责任,挺起社会的脊梁。我今年49岁,是石河子市法院‘元老’级的中层干部。参加‘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回去后,职务看好。但是,新疆就是我们的家,我们这代人不把新疆建设好,对不起父辈。有人说我‘太左’,可我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听完刘拥军的一席话,打电话的同志才感慨地告诉他:“张书记已批准了你的请求。”

  经喀什地委组织部确认后,刘拥军回石河子于8月20日办完调动手续,平调至麦盖提县,任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正科级),分管法制和治安工作。

  刘拥军的同学和以前的同事得知他主动调到南疆后,纷纷打来电话。同学问他:“你以为你是谁,你能拯救世界吗?”“不能,但我能拯救一个(人)是一个。”刘拥军坚定地回答。后来,同学又给他打电话:“每个人都有理想,有追求。我们(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是在崇尚英雄的环境下长大的。如今,你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去做我们想做但没勇气去做的事……我支持你!”

  “刚开始,听说有个北疆的法院干部主动要求调到这边工作,我们想他是为‘镀金’来的。在一起工作后,发现刘副局长确实是想为新疆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做些实事。”麦盖提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黄靖说。

  “刘拥军有自己的世界观,也有南疆情结。所以,他去南疆工作,我不吃惊。”12月6日,刘拥军的妻子郭岩告诉记者,刘拥军是办完调动手续后,才告诉她和母亲的。郭岩说,2007年,刘拥军就主动申请去十四师法院挂职一年。其间,他想调到十四师工作,但当时女儿面临中考,未能如愿。这次,在北京上大学的女儿得知他已调到南疆后,给妈妈打电话时哭着说,爸爸是在逃避对家庭的责任。郭岩劝女儿:“爸爸对家庭负的是‘小责任’,可去南疆工作负的是‘大责任’。你有理想,你爸爸也有理想。他已经到知天命的年龄,就让他去干自己想干的事吧……”

  刘拥军的父亲去世早。他70多岁的母亲也支持儿子去南疆工作。这位出生在山东沂蒙革命老区的军垦第一代说:“抗日战争那阵子,带头参加革命的人,都是有文化的人。谁都知道,参加革命会有生命危险,但他们还是去了。保家卫国这事儿,总得有人去干。所以,我对儿子说:好男儿志在四方。”

  从3月至今,刘拥军还是在办调动手续时回了趟石河子。和南疆的许多公安民警一样,他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几乎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他的办公室里间便是卧室,卧室里仅有一张简陋的单人床和一张桌子。有时,在外执勤或夜间行动时,他就在社区值班室凑合一夜。刘拥军说,哪里方便就睡在哪里。若发生突发事件,也便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每天早上,他都会坚持晨练,不单是为了健身,更是为了在面对暴徒时,有能力将暴徒制服。

  每天,刘拥军总是挤出时间学习维吾尔语,还研读《古兰经》。他说,要加强与维吾尔族群众的沟通与联系,不仅要学习他们的语言,还要了解他们的文化和信仰。

  得知刘拥军调到南疆后,他伊犁的朋友为他作了首词——《破阵子·为刘拥军赴南疆从警而作》。他很喜欢这首词,还把其中的两句“为有昆仑慷慨雪,不破楼兰终不回”,用于微信个性签名,而他的微信昵称则是“无怨无悔”。既然来了,就要扎下根。刘拥军说,他已在县城购买了楼房。

  据了解,刘拥军是数万名从北疆到南疆参加首批“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干部中,目前唯一一名主动要求调到南疆工作的干部。

  “刘拥军同志怀着对党的一片赤诚、对事业的热爱,主动要求调到南疆工作,是石河子的骄傲,值得我们学习。”10月16日,在师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徐志新自豪地说。

  11月16日,采访完刘拥军,他送记者去县客运站。途中,他说:“李记者,你喜欢听革命歌曲吗?我最喜欢前苏联歌曲《共青团员之歌》。”随即,他轻声唱起:

  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

  穿好军装拿起武器,

  共青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

  万众一心保卫国家。

  那一刻,记者感觉这不很响亮的歌声,却有极强的穿透力。透过车窗,歌声飘荡在麦盖提县的上空,飘荡在南疆广袤的大地上……
责任编辑: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