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情注边陲竟风流
作者:兵团法院 崔建民 侯昌朝 张慧芳  发布时间:2014-06-06 17:24:37 打印 字号: | |
  抚今追昔,今非昔比,荒漠变绿洲,戈壁成田园。塔尔巴哈山下的兵团人用他们特有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坚守在中哈边境线上,在追求幸福生活的同时维护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在这里,还有为边境维护稳定,为社会和谐而化解矛盾纠纷的兵团法官。他们扎根边疆,不畏艰苦,屯垦戍边,既是法官又是兵。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被职工群众亲切称为兵团的“草根”法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叶尔盖提垦区人民法院乌拉斯台法庭庭长傅东辉。最近,傅东辉被评为“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真诚待事业

  塔城市往北40里处有一个叫乌拉斯台的小镇,这里夏日风沙相伴,冬日风雪为邻,春秋转眼即逝,中哈边境近在咫尺。兵团第九师一六四团团部便驻守在这里,在团部有一幢不起眼的二层小楼,这里便是傅东辉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叶尔盖提垦区人民法院乌拉斯台法庭。十年中傅东辉从书记员成长为一名法官,十年里傅东辉走遍了这里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十年风风雨雨傅东辉用心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案结事了,十年间傅东辉脑海里没有节假日与工作日之分。傅东辉常说,“既然选择了法官职业,就要用心去做好,做到老百姓满意为止”。的确,法官一年要可能要办理上百起案件,但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走上法庭可能一生就这么一次,如果案件办不好,可能要影响当事人及其家庭一生,不能让当事人感到后悔和失望。

  2013年7月23日下午,在连队办理原告赵某(女)诉被告张某(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两人一见面便情绪十分激动的进行争吵,他及时将两人分开进行疏导谈话。了解到原、被告本是一个连队的职工,以前两家关系还不错,由于原告赵某为一点琐事在众人面前说了几句有损被告张某颜面的话,激怒被告后,被告才出手伤了原告。傅东辉当即指出原告出口伤人不对,但被告其出手伤人就更加不对,应当赔偿原告的损失。经过约四个小时的调解工作,原告找到被告主动承认出口伤人不对并向其赔礼道歉时,被告爽快的承担了原告因受伤治疗支出的费用,两人握手言和。谢绝原告请吃晚饭的邀请赶回法庭时,已是华灯初上,妻子只能把饭菜再热一遍。

   2014年3月,在受理乌鲁木齐现代农庄机械有限公司诉农户吴某农业机械买卖合同纠纷案时,经过数次调解,双方仍处于胶着状态,如果判决,就会使原告收回作价的农具,此时正值农忙的被告无法下地耕作,就会激化双方的矛盾,而且此案,还涉及到国家农机补贴款政策的问题。他便加班加点,查找相关资料,请教相关部门。当他拿着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相关规定给原告看时,原告代理人一脸惊讶的说道:“你干嘛这么认真,你这样的法官我真是少见”。“法官也不是什么都懂,不会的也要学,办案也是我学习的一个过程”,他是这样回答的。在他的主持下,被告吴某及时支付了8.2万元的欠款,原告撤回起诉。此案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圆满解决,既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又保护了经营者的利益,也维护了国家政策。

用心解难题

  2013年11月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他还在法庭加班考虑明天的案件如何办理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思绪。河南籍农民工殷灿国等五人因苦等包工头发工资无果后,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法庭寻求帮助,了解知情况后,他迅速协调团场有关领导先安排殷灿国等五人的吃住问题,按规定减免了案件诉讼费。第二天一大早,便积极的通过工程发包方和承包方寻找包工头张某的下落,几经周折,张某才肯露面。可承包方和张某见面后相互推卸责任,为了使案件尽快处理,他不厌其烦的进行法律释明,并组织双方算账。算账时要求照顾一下张某的电话接连不断,他直接回复到:“你替农民工想过吗”?最后就直接把手机关闭了。经过近一天的算账调解工作,拿到十万多元工钱的殷灿国等五人十分感动,要请他吃饭,他拒绝了。殷灿国等五人买好了回程的车票,在临上车前将一面“公正执法、清正廉洁”的锦旗送到了他的手中。“在办理案件时,不能就案办案,机械执法,法官身上不仅有法律责任,还应当有社会责任”。这是他经常对同事说的一句话,而且他也是这样做的。

  2013年6月,连队白某家的房子墙体开裂、地基下沉,白某认为是邻居张某家漏水所致,张某认为和自己没有关系,拒绝赔偿。诉至法庭,傅东辉首先考虑要查清漏水的原因,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于是,他把两家人约到一起,查看漏水的出处,同他们一起用铁锹挖开地下的水管,终于找到漏水的地方,确实是张某家的水管被冻裂所致。在督促张某及时更换水管后,他顾不得清洗一身的泥水,就在白某家的院子里组织两家在一起讨论赔偿事宜。但张某却拒绝赔偿,主要原因是张某认为不是自己故意所为,再是张某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即使作价判决,张某家也无财产可执行。为了不使矛盾扩大化,他便耐心地与双方沟通,解释有关法律规定,劝导双方从相邻关系的角度应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多做换位思考,正确处理此类纠纷。经过长达3个小时的调解工作,两家终于被他的真心办事所感动,握手言和。最终双方达成了协议,张某当场赔偿白某维修材料损失2000元,并协助白某进行维修。一场邻里纠纷最终以和解的方式宣告结束,和谐的邻里关系得以维系。回到法庭时,疲惫已写在脸上,饭菜未动一口,靠在椅子上他呼呼睡去,同事和妻子都不忍叫醒他。

热情为群众

  “断百姓案,要有浓浓人情味儿”。在法庭辖区内,由于地处边陲,经济不发达。傅东辉面对的往往是一些文化水平不高、法律知识缺乏的当事人,一个个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纠纷。他说,要想把案子断得让当事人心服口服,把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民俗与当代和谐司法的理念结合,情理法并融,透出一股浓浓的人情味儿,才称得上是“草根”调解之道。

  2013年8月,喂羊的郑某在烧毁废草料时,不甚将邻居李某家的牲畜棚圈引燃,造成李某的草料、棚圈、两头毛驴损失殆尽,这对于家庭贫困又是残疾的李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傅东辉在受理此案后,为了缓和李某的心里,多次来到李某的家里,安抚李某的心里的落差,通过连队找人帮忙搭建被损毁的牲畜棚圈,组织双方协商赔偿事宜。在郑某答应尽快赔偿时,李某却要求郑某赔偿原物不要钱,而附近市场有没有卖毛驴的,这可怎么办?他顾不上周末休息时间,四处联系,经过一番周折,帮助郑某为李某购买到满意的毛驴,剩余无法恢复的损失折换成现金。这场纠纷最终得到解决,李某这时候说:“你是咱老百姓的守护者啊”。

  每年办理案件百件以上,如果加上诉前调解的纠纷,就会有三四百件,但无一件上访,每年的调撤率均在98%以上,结案周期都在一个月以内。这便是他的同事对他的评价。让我们更加懂得“来之不易”的内涵,懂得要在灯红酒绿、物欲横流中坚守一份信念,懂得要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纭中独守一份宁静。这是他日记中的一段话。

谦虚好学的品行、勤勉务实的作风、爽直豁大的品德。这是团场干部对他的总结。十年中,他始终恪守“一心为百姓解忧难”的工作准则,坚持“用真诚对待事业、用真情关爱群众、用真心化解难题”的信念,成功调解了各类矛盾纠纷,被职工群众誉为“连队判官”。因为,他把汗水洒在在中哈边境线上,把和谐种在连队的田间地头,把背影留在团场的大街小巷。他能够耐得住清贫和寂寞,把一腔热血和赤诚献给心爱的审判事业。近年来,他和他所在的法庭获得了许多荣誉,但他从不自满,他总是说,这是大家共同辛勤汗水的付出。
责任编辑:张峰